藝術夜校火爆 成人藝術教育市場缺口巨大
每當畢業,難免有人不忍分別。
很多人對藝術夜校和老師有很深的感情,一位學員舍不得離開,主動回來做義務助教。說起這一點,藝術夜校項目負責人楊玲芝有些矛盾,“其實我們有限制,學員不能連續兩次以上報名同一門課程,希望能有更多市民享受公益藝術教育”。
火爆的藝術夜校背后,是成人藝術教育市場的巨大缺口。據了解,在市場化藝術培訓中,青少年占大頭,中青年培訓份額較少,培訓機構也以小而精為主,不僅有門檻,而且收費昂貴。
“預付費”陷阱在教育培訓行業普遍存在,有些培訓機構進門需要辦卡充值,價格少則幾千元,多則上萬元。在網上,還有不少“9.9元1節課”“免費試聽”的在線藝術教育,一位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士曾向記者揭秘其中的套路:上完課,教師會給學員拉小群,會有銷售不停詢問要不要報名,課程價格從3000元到5000多元不等。
公益性藝術培訓中,針對中青年的較少。上海市群藝館館長吳鵬宏介紹,相比一般培訓機構,藝術夜校形成完整的系統和規模,并整合社會資源,由團隊和專家共同研發課程,保持較高市場敏感度。目前,藝術夜校合作機構包括上海市工人文化宮、上海閔行區藝佳舞文化藝術進修學校、上海新群星文化藝術專修學校、上海星夢教育培訓有限公司、上海敦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上海滬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,在強化以往高需求好評課程的基礎上,立足多樣性和互動性,進一步拓展嘗試課程設計。
鋼琴是呼聲很高的課程,但整個市群藝館只有四架鋼琴,分布在不同空間,平時演出或活動要使用,難以搬進搬出。沒有琴,鋼琴課怎么上?2018年,楊玲芝帶隊去外地參加鋼琴比賽,在賓館同屋的室友拿出一個小巧輕便的手卷,展開來竟是可以練習彈奏的鍵盤。“原來世界上有手卷鋼琴這種東西,且在專業的小圈子里流行。”她靈光一閃,回上海后立刻著手課程研發,在這一年秋季班,鋼琴課開了出來,學員們用的就是網上可以買到的、價格便宜的手卷鋼琴。“希望盡可能降低普通市民邁入藝術大門的門檻,吸引更多上班族在工作之余,接受美育熏陶,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。”市群藝館培訓部主任徐皓說。
受疫情影響,今年春季沒有招生,為了讓大家能坐得疏遠些,秋季班每個班由30人縮減為20人,很多課程一兩個小時就報滿。一所藝術夜校,遠遠無法滿足上海中青年群體的需求。家住楊浦區的市民吳小姐在一家社會培訓機構學習國畫,培訓班針對零基礎成人授課,平均一節課約兩三百元。價格不便宜,但她也有自己的道理,“選擇這家很大原因是離家近,時間也是很大的成本。”
“一個半小時的路程的確是個煩惱,但也沒辦法。”學員郭瑋宏盼望,針對成年人的公益藝術學校有一天能開在家門口。“如果每個社區都有,大家可以更好地安排時間和享受課程。”楊玲芝說,今年上海市群藝館的數字文化館正式上線,無法來線下體驗的市民,可以通過“云課堂”在線學習。市民文化節也正在打造“市民美育行動計劃”,將分三年推進,立體構建線上線下的上海市民大美育學習平臺,讓更多“享受藝術教育最困難”的中青年群體受益。
中音在線:在線音樂學習門戶